余望龙代表:
您提出的《关于用新的思维拓展陶瓷文化出口的建议》的建议,由市政府转交市商务局研究办理,我局收悉提案后,认真做了市场分析调研,景德镇作为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之一,是江西省唯一的国家文化出口基地,积极探索文化贸易创新发展模式,提升文化产业国际化水平,对促进景德镇陶瓷文化出口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。您提出的建议非常好,符合我市实际情况,现根据我单位工作情况,答复如下:
一、基本概况
2023年我市在文化产业能级、文化产品出口规模、文化影响力等方面提升明显。现有国家级、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(基地)21家。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1家。全市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163家,营业收入102.27亿元。全市陶瓷产品出口10.4亿元,同比增长100.6%,实现三年增长三倍。
二、主要工作及成效
2023年,坚持把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作为基础,紧紧围绕“两地一中心”目标定位,深化落实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、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国家级试点政策,不断培育外贸新动能,激发陶瓷出口新动力。
(一)培育陶瓷市场主体。围绕“一轴五陶、一城千馆”布局,统筹推进陶阳里、陶溪川、陶源谷、陶科园、陶博城等“五陶”各具特色、唱响品牌,发布首批330家“千馆之城”创建场馆,御窑博物馆荣获“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”,陶阳里御窑景区创5A获省级推荐。景德镇市望龙陶瓷有限公司获评2023-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。推荐景德镇市瑞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、景德镇逸品天合陶瓷有限公司申报新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。全市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22年净增24家。陶瓷产业产值达860亿元,实现三年翻番。
(二)深化对外文化交流。成功承办2023战略传播论坛、景德镇文化创新发展论坛、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、中阿知名艺术家采风作品展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,共接待来自10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1141人次,外宾层次、规模、频次都创历年之最。“景德镇向世界讲述瓷都故事”入选中国城市国际传播示范案例。积极走出去参加中阿、中法、中德、中荷、中埃等国家外事交流活动,与保加利亚特罗阳市、尼泊尔廓尔喀市、塞浦路斯帕罗迪亚区、俄罗斯戈罗杰茨市等城市签署建立友好关系意向书,友好关系意向城市增至30个,国际“朋友圈”加速扩容。
(三)建强对外贸易平台。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(陶博城交易中心)满铺开业,招引600余家企业入驻,涵盖13个国家、20余个产瓷区、32个国际品牌,推动一城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。举办第二十届瓷博会,4000多家国内外采购商团、592名外宾参加,线上线下贸易额135.3亿元、同比增长12.7%。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加速布局,北京、珠海、迪拜等门店相继开业,带动我市173家陶瓷企业出口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。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出口4.5亿元,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实现出口1.2亿美元。景德镇保税物流中心和景德镇陶瓷文化保税展示交易平台投入使用,实现出口货物“一站式”通关。两家企业建成俄罗斯、新加坡海外仓,实现零的突破。
(四)加强知识产权保护。版权综合服务体系不断完善,完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项目(IP与创意产业:景德镇故事),并争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宣传推广,加快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,增设景德镇陶瓷大学(湘湖)版权服务站,2023年全市版权登记数量突破3万件,同比增幅超60%,实现综合交易额1亿元。推出《知识产权陶瓷技术调查官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。举办版权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坛、2023首届陶瓷非遗版权作品大赛等大型活动,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、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并举办版权建设成果展。
(五)强化文化保护传承。基地加快申报世界文化遗产,得到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,省级层面成立了高规格的申遗专班,进一步明确了申遗策略、确定了申遗格局,考古挖掘、文本编制、要素点建设等重点任务加快推进。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,古陶瓷基因库列入全国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。举办国际瓷器研究联盟成立大会、第二届国家工业遗产峰会。创排《唯我青白》等陶瓷文化主题舞剧。编撰出版《景德镇陶瓷史话》《景德镇陶瓷简史》。
(六)健全人才扶持体系。设立了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景德镇研修培训基地、中国美术家协会景德镇创作中心、“八大美院”景德镇创作基地。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2人,其中国家级11人、省级60人,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团体成员119人、市级1709人。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7项,其中国家级4项、省级22项,市级以上各类非遗基地167家,为基地建设夯实了人才基础。
三、下步工作
下一步,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和景德镇时寄予我们的“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”“把‘千年瓷都’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”的殷殷嘱托,讲好“瓷上中国”故事,精心打造“瓷行天下”品牌,让陶瓷文化“活起来”“强起来”“热起来”“亮起来”,多元化创新性发展举措,推动基地发展,探索打造陶瓷文化贸易助力文化强国的景德镇鲜活样本。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。
(一)不断壮大市场主体。实施陶瓷外贸“千企百亿”行动计划,力争全年引进生产型出口企业10家,培育外贸业务企业100家,陶瓷外贸出口突破20亿元。拓展RCEP成员国等新兴市场,建成2-3家陶瓷海外仓,推动景企出海、景品出境,激发外贸新动能。提升瓷博会能级,组织办好2024瓷博会。培育壮大一批陶瓷数字文化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文化贸易示范企业,支持企业参加重要国际性文化节展。
(二)不断优化贸易方式。聚力推进陶博城创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,全力建设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、中国(景德镇)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一批国家级示范试点项目。积极推动景德镇陶瓷官方旗舰店“走出去”。鼓励企业运用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拓展对外文化贸易渠道,推动数字化转型,以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作为文化贸易新增长点,增强文化传播功能,融入互联互通的全球大格局。
(三)不断丰富贸易内容。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,用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“IP与创意产业:“景德镇故事”调研项目经验,加强与全国优秀版权企业交流,支持版权企业、著作权人参加版博会、文博会、进博会等会展活动。推进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——《区块链+版权》平台开发和项目建设,加强基层版权服务站建设,基层服务能力稳步提升。